为传承红色基因,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近日,电气工程系“港城红韵实践服务队”奔赴河北省秦皇岛市,以“红迹溯初心・港城观振兴——秦皇岛红色资源赋能青年思政与区域发展调研”为主题,开展“体验省情・服务群众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实践将红色精神浸润与电气工程专业特色深度融合,为学子搭建起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双向提升的成长平台。
实践首程,队员们围绕“青年红色认知与专业使命”命题,走进秦皇岛多所高校开展调研,累计发放并回收问卷上百份。夜幕下的“初心分享会”上,调研数据清晰呈现出青年对本地红色历史知晓度的差异,也点燃了队员们的思想火花。“先辈们敢闯敢试、勇担使命的红色精神,正是我们攻克电力技术难题、突破‘卡脖子’瓶颈的底气。”


从秦皇岛博物馆“近代风云”展区的泛黄史料,到港口博物馆“抗战物资运输”展区的陈旧单据,珍贵文物与复刻场景共同勾勒出秦皇岛作为“冀东红色枢纽”的历史坐标。驻足凝视间,队员们自然开启“专业视角”:“当年港口运输依赖人力与简易机械,电力设备的缺失让‘生命线’步履维艰。如今我们钻研智能电力控制系统,正是要用技术为现代运输筑牢稳定高效的能源基石。”


沿着老龙头斑驳的历史步道,队员们追寻戚继光屯兵设防的足迹;登临天下第一关城楼,在历史画卷与古兵器间感悟山海关的戍边岁月。当目光落在“八卦阵”布局上,有队员以电气系统拓扑结构为切入点剖析:“这攻防兼备的阵法,与我们设计电力网络时追求的‘安全冗余’‘高效调度’理念异曲同工,都是在复杂系统中寻求最优稳定运行方案。”


秦皇岛烈士陵园内,苍松翠柏守护着巍峨的烈士纪念碑,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八个大字熠熠生辉。在烈士纪念馆里,泛黄的照片、锈迹斑斑的武器、饱含深情的家书,以及邵讲生等烈士为民族解放献身的事迹,让队员们深受触动。“先烈用生命守护家国安宁,我们电气人当以技术守护万家灯火,这是跨越时空的使命传承。”一名队员在参观日志中写下心声。

此次实践,不仅让电气学子在红色研学中补足精神之钙,更帮助他们找到了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。电气工程系表示,未来将持续以“体验省情・服务群众”为抓手,深化红色思政与专业实践的融合,引导学子在守护电力安全、助力区域发展的征程中锤炼本领,让青春力量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绽放电气光芒。